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变通能力

来源:财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0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其著作《大败局》《激荡三十年》闻名。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,“第一财经”计划将吴晓波的书《激荡三十年》拍摄成纪录片。为保证拍摄的成功,节目组请了一

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其著作《大败局》《激荡三十年》闻名。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,“第一财经”计划将吴晓波的书《激荡三十年》拍摄成纪录片。为保证拍摄的成功,节目组请了一位曾经在央视工作过的人来做策划,这个人的名字叫罗振宇。

那是吴晓波和罗振宇第一次接触。当时已经成名的吴晓波,对眼前这个胖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,而接下来发生的事,则让他对罗振宇另眼相看。

纪录片准备拍30集,但预算只有300万元,需要在4个月内拍完。

第一次策划会大家就傻了眼,因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且不说那少得可怜的预算,也不说如此短暂的时间,最难的部分在于对《激荡三十年》中人物的采访。

要知道这本书写的都是中国当代知名的企业家、政治家、经济学家,无一不显赫、鲜亮。想要在3个月的时间里全部预约、采访—哪怕是完成一半的任务,几乎也没有可能。整个团队陷入绝望之中。

昏暗的会议室中,罗振宇晃了晃脑袋,缓缓说道:“为什么非要采访当事人?不能采访旁观者吗?”

大家一时有点儿蒙,罗振宇清了清嗓子接着说:“书中的当事人,我们一个也不请,只做外围采访。比如,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嘛,我们不用采访他本人,而是把第一个报道他砸冰箱的记者找过来。”

大家顿时呆住,因为这个建议太特别,最后效果如何谁都没把握。但是仔细一想,这似乎是唯一可行之路。

于是,节目组马上行动,在两个多月里找到了将近300个与当事人相关的对象,进行集中式访谈。

《激荡三十年》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出现,即便有机会采访到,也被团队有意绕过。

最后,拍摄顺利完成,效果如何呢?31集财经纪录片《激荡:1978—2008》在东方卫视播出后,捧回了该年度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纪录片大奖。

事后,吴晓波评论“罗胖”这个神来之笔时说:“这真是一个天才的‘方法论上的革命’,它把拦在眼前的难题都变成了马其诺防线,一旦绕开,豁然一马平川。”

我对罗振宇的这段往事很有感触,因为现实就是这样,你想做成任何事情,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完美时刻,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,不是资源不足,就是时间不够,或者是难度太大。这些“拦路虎”会让你丧失实现目标的决心,对所有困难都束手无策。

而能成大事者,大都不会与“拦路虎”撞个头破血流,而是懂得绕开,寻找另一条道路抵达终点。

因此,那些站在事业巅峰的人,固然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,但他们有一个共性我们不能忽略:都拥有极强的变通能力。

现在是一个创造新概念的时代,我们已经有了智商、情商、抗挫商、认知商……我觉得再来个“变通商”也未尝不可。

跳出“格式化认知”

先说说什么是“格式化认知”。简单说,就是对事物抱有一个固有的看法,在你的意识中,这件事就该这样做,没有其他的可能性。

吴晓波这一组人马都陷入了格式化认知之中,认为既然是拍纪录片,理所当然要拍当事人。而此时的“罗胖”却在自问:“为什么一定要拍当事人?有没有其他办法?”因此,他的大脑袋犹如被闪电吻过,新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。

如果你说这完全是“罗胖”的灵光乍现,我不太同意。以我的经验,这就是一种能力,可以反复倚仗。

我曾经的下属傅冬,现在已是500强企业的高管,他是我带过的下属中成长最快的一个。

当年,我总共招了十几名管培生,傅冬是其中之一,绰号“小神仙”。

有一次,我拿到一本《行业年鉴》,有800多页,像书一样装订得结结实实,厚厚的一本。我让一位管培生拿去复印,于是他就站在复印机边一页一页复印,整整一上午才复印了200页。

我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办法,但忙于别的事,也没空操心。中午吃饭时,傅冬主动说他可以复印得快一点儿,我便让他接手。

没多久,他果然办妥,还分享了方法:很简单,他把《行业年鉴》拿到公司楼下的照相馆,用裁纸刀切掉了“书脊”,这样《行业年鉴》就变成了散装的,然后用复印机的自动送纸功能复印,很快就搞定了。

这还没完,他还把《行业年鉴》重新装订了一下,虽然比原来的尺寸小了点儿,但并没有任何影响。

你看,把“书脊”裁掉挺简单的,对吧?但是,那道“书脊”对于很多人的心智而言,就是高高的城墙,让他们陷入格式化认知中,认为那本厚厚的《行业年鉴》,就应该一页一页复印,而放弃了其他的可能。

文章来源:《财讯》 网址: http://www.caixunbjb.cn/qikandaodu/2021/0307/694.html



上一篇:团结就是力量
下一篇:垂直领域跨集团融合实践观察以南方财经全媒体

财讯投稿 | 财讯编辑部| 财讯版面费 | 财讯论文发表 | 财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财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