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财讯 》刊物宗旨[06/28]
- · 《财讯 》征稿要求[06/28]
- · 《财讯 》投稿方式[06/28]
- · 《财讯 》栏目设置[06/28]
巫师财经错失了什么?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“巫师财经”同时收获了“财经区开创者”的称号。根本原因是其提出了财经视频内容的新思路——即“放弃真人出镜模式,直接把各种纪录片和电影拿来
“巫师财经”同时收获了“财经区开创者”的称号。根本原因是其提出了财经视频内容的新思路——即“放弃真人出镜模式,直接把各种纪录片和电影拿来用。”
凭一己之力带动了细分内容创作领域的发展,“巫师财经”收获了行业地位和粉丝。与此同时,随着关注度的提升,围绕他的是是非非也在持续上演。
次日,“巫师财经”回应称“协议并未完成实际签署”。
2020年2月,“巫师财经”被爆出抄袭知乎图文内容。随后,“巫师财经”回复称其内容不存在该问题。但到了2月24日,在其发布的道歉声明中则称“该道歉道歉,该解释解释”。
当年10月,“巫师财经”宣布成立巫师TUBE,并在西瓜视频单一渠道上更新视频内容。但从数据上来看,西瓜视频与“巫师财经”的“蜜月期”并没有维持多久,无论是从播放量、人气、还是视频的产出量来看,“巫师财经”并没有延续其在B站的火爆之势。
此后,双方开始了澄清、晒证据、撤回签名公证等多番“舆论战”。
但直到最后,网络上也并未见到该事件的最终定论。
从视频创作者的角度看,是只要一个还是全部都要,是一道很容易的选择题。
“我们不会为了一个财经博主转移阵地而再下一个App”,喜欢二次元从事证券工作的95后小林表示,“偶像明星可以让我有不同平台追的动力,但财经博主对我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,如果可以在我常关注的平台或者大家都关注的平台都有分发的话,那我看起来没有压力。”
虽然这一数据对于普通视频内容创作者称得上是不错,但对于“出道即巅峰”的“巫师财经”而言,实质并未回到与B站“开撕”前的水平。
微博网红@宝剑嫂 成功的过程,将这一理论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她在微博打造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内容,获得了不少粉丝的好感。看到粉丝留言,她大为感动,干脆从微博粉丝的互动中找到创作灵感,这种独特的创作模式,让她的视频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讨论。
自从在B站首期视频发布即爆红后,巫师财经在接下来的3个月实现了每月三更,堪称“劳模”。但到了西瓜视频之后,视频产出量日益下降。2021年,巫师财经在西瓜视频上共计发布12条视频,基本处于月更的状态,和初进B站的更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。这一频率一直延续到2022年6月。
“各大平台对于头部创作者的内容可以说是求之不得,没有平台会拒绝优质内容,所以创作者没必要聚焦在单一的平台”,资深媒体从业者代先生表示:“好内容本身就应该通过更多的平台,让更多的人看见,否则我们做内容创作的意义何在?”
所以,“巫师财经”回归全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。倘或可行,其在B站重拾原日荣光也并非不可能。但也需要看清,遗失的两年还是很难追回来的,毕竟过去两年正是财经视频内容创作的黄金期。
只有与用户达成感情上的维系,才能加深信任,实现内容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的同时,完成商业转化。
为什么要看重全平台运营?很简单的道理,内容平台发展至今,多个公司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优势高地,功能和用户群体也各不相同。比如百家号,基于百度的搜索优势,可以助力内容创作者增加搜索权重并且实现长尾的内容沉淀;比如视频号,视频号基于微信生态的特征,实现精准圈层的渗透;而借助微博的破圈能力,可以沉淀自主的社交资产,在最接近真实社会的环境中建立影响力。
但正如在其公告中所说:“时过境迁”。两年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,也可以让他失去很多。
投资上有一句话: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这对于视频创作者同样适用。
“巫师财经”两年多的内容创作经历,侧面反映出视频自媒体必须注重全平台的内容分发,不能只聚焦在某个单一视频平台,甚至要包括非视频类平台的全内容分发平台。如此,才能保证足够的“量”,也才能保证自身内容的穿透性和影响力。
诸如@宝剑嫂 这些真正找到流量密码的视频自媒体运营者,很好地抓住了各平台的特性,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全网络全平台之间,通过流量池的搭建,来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型底层。因为只有受众的数量变多,交流加深,相应商业模型的搭建和确立才有把握,也才有可行性。
文章来源:《财讯》 网址: http://www.caixun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822/22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