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忐忑

来源:财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韩英彤加入5年 借3月期人物专题的东风,在编辑部摸爬滚打近5年,至今仍散发勃勃生机的我,在此打开思绪,聊聊我在杂志社茁壮成长的历程,有泪、有笑、有挫折、有收获。 4年前,

韩英彤加入5年

借3月期人物专题的东风,在编辑部摸爬滚打近5年,至今仍散发勃勃生机的我,在此打开思绪,聊聊我在杂志社茁壮成长的历程,有泪、有笑、有挫折、有收获。

4年前,作为一名刚从校园毕业的青涩学生,我充满朝气地加入了杂志社这个团队。起初的工作简单却不失细致,负责当时的《中国外汇管理》(即现在的《中国外汇》上半月刊)的新闻部分,顶多也就算是一名候补编辑。

工作一年后,我正式加入了《中国外汇理财》(即现在的《中国外汇》下半月刊)的编辑团队。回想刚做编辑的那个时候,唯有“惨”字才能形容,根本找不到文章编辑的思路。还记得我编辑的第一篇文章,那时的我很自卑、很慌张,无论如何都写不出编前语,最后干脆由当时的吴克鲁主编操刀撰写。就这样,在饱受打击、寻找自信、积累经验的过程中,我度过了前3年。慢慢地,在工作中成长的我发现,记者之路才是我最终需要探索的,一线财经记者才是我非常向往的工作定位。

机会就这样来了。受我首篇采访“摧残”的是原杂志社老社长赵玲华。尽管在杂志社工作几年,但让我写老社长确实没底气。初生牛犊不怕虎,我硬着头皮就开始了第一次采访。可能老社长也不大信任我,采访前还硬是辅导我一遍该如何写财经人物,“写得不好,就要重写。”庆幸的是,当完成的采访稿放在老社长手上时,她没有让我重写。我的采访之路就这样幸运地开始了……

期间,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采访中国银行前副行长张燕玲的经历。“没写过几篇文章的我,哪里见过那么大的阵势,她可是在全球银行界赫赫有名的人物。”忐忑之中,我开始努力思考,如何才能用我稚嫩的文笔去描绘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。采访过程很顺利,张行长善意地忽视了我不自信的眼神。采访后我突发高烧,两天后即将出刊,我便开始了“白加黑”的历程,咬着牙白天吃完白片干活,晚上吃掉黑片睡觉,我的世界唯有“张行长”和“白加黑”。还好,结局不错,文章得到了认可,但充满压力与痛苦的过程,让我记忆深刻。

之后的采访多如雨后春笋,我开始左右开弓,迎难而上。每月交稿那几天,最让我倍感压力的是催稿号令,如何按时、高质量完成稿件成了我的工作压力之源。在日复一日的采编写过程中,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四点半就爬起的清晨,也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两点还在耕耘的夜晚。还好,流着眼泪枯坐到清晨换来了认可。

从编辑跨越到记者,我很感谢能在信任的环境里成长,不因资质平庸,便放弃学习磨练的机会。但成为一名出色的财经记者,绝不是起早贪黑、咬紧牙关就能顺利转型的,还需要激情、才情和深度,更需要磨砺。未来,我虽倍感压力、心怀忐忑,但工作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的我,还将继续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,让我的坚持“像子弹一样在天上再多飞一会吧!”

文章来源:《财讯》 网址: http://www.caixunbjb.cn/qikandaodu/2021/0629/1492.html



上一篇:古远清教授古稀之年迎来出书井喷期
下一篇:修辞结构理论引导下中文财经评论标引的规范化

财讯投稿 | 财讯编辑部| 财讯版面费 | 财讯论文发表 | 财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财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